洋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面摸底,筑牢全县粮食安全防线

持续推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粮食系统深化机构改革的一道“必答题”,是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洋县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增强推进改革的政治自觉,认真落实上级部署要求,聚焦改革目标任务,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落实,为维护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一是摸清粮食质量底。粮食品质测评是一项重要的民生保障工作,事关民众的饮食质量安全。为充分了解县域粮食品质,我县聘请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连续两年对县域内夏、秋收粮食进行抽样检测,样本涵盖了全县18个镇(街道)辖区,对县域内粮食的质量安全进行了全面体检,并建立了粮食质量安全档案。为政府监管、产业发展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有力保障,为我县粮食收储、流通、运输等环节质量安全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是摸清粮食监测能力底。粮食安全对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新形势下的粮食检验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为进一步提升我县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水平,不断优化整合县域粮食检化验资源。我县组织县域内12户粮食企业检化验人员,进行了粮食企业检验员岗位技能培训,采取“理论授课+实操讲解+综合考核”的方式,提升了我县粮食企业检化验人员监测能力水平,形成了粮食质量监测“政府+社会”的强大合力,全方位保障县域粮食安全。

三是摸清农户储粮底。“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农户储粮是古来有之的传统行为,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了解全县粮食储备情况,在管好政策性粮食储备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全县农户家庭储粮及粮食加工能力情况摸底工作,对全县18个镇(街道)所有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情况和粮食加工企业、小作坊加工生产能力进行了全面摸排调查。全县农户家庭储备共计稻谷67055.7吨、小麦22896.8吨、油菜籽20338.44吨、玉米23860.18吨;日加工能力达到600吨以上,粮油收购网点42个。完成了下达的政策性粮食储备任务,该县储备粮油品种齐全、结构合理,达到了粮油储备与县域消费人口规模相匹配的总体要求。这些数据的掌握,对我县优化粮食储备布局,完善粮食储备体系,逐步实现储粮于仓库、储粮于市场、储粮于农户的有机结合,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确保了全县粮源充足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