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镇站房村:山茱萸映红致富路,干群协力谱新篇

初冬时节,洋县金水镇站房村的空气中弥漫着山茱萸特有的清香漫山遍野的山茱萸迎来大丰收,红彤彤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红宝石,不仅点亮了山村的风景,更承载着村民们丰收的喜悦和致富的希望。在这丰收画卷的背后,是站房村党支部班子带领全体村民日夜奋战、苦干实干的奋斗故事。

集体发力破困局,昼夜运转抢机遇。山茱萸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但鲜果不易储存且价格受制于中间商。村支书看着村民们辛苦采收的果实卖不上好价钱,内心焦急万分。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在多次考察和市场调研后,村两委班子下定决心,集体承担起为乡亲们“闯市场”的责任“咱们村集体自己搞加工!”这一决定获得了村民的支持。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村集体购置山茱萸烘干、筛选等专业加工设备,构建起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服务体系。

振翼引航担重任,引颈高歌克险关。村支书双眼布满血丝但精神矍铄。“已经连着几个晚上钉在加工坊了,”身边的村干部介绍道,“从设备调试、鲜果收购、质量控制到销售联系,事事都亲力亲为支书说,头一炮必须打响,集体的投入不能亏,村民的辛苦钱不能少。”正是凭着这种责任与担当,党支部书记带领两委成员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机器几乎24小时不停歇,只为趁着价高市好,把这“满山的红”变成村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转化为村集体发展的“启动金”。“有了这笔钱,咱村里想修的路、想办的事,才更有底气!”村支书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站房村产业兴村的核心动力。

专业赋能扎一线,实干燃情奔富路。驻村工作队队员马峰是从县林业局来的“老林业”,原本是村里的政策引导员和技术顾问,站房村上下这股干事创业的热情深深感染了他。“看着他们白天黑夜连轴转,那股要把产业搞上去的劲头,真是坐不住!”曾被视为行业专家的马峰同志,如今早已不是坐在办公室的“指导者”,他挽起袖子,成了加工线上的“实干者”和田间地头的“技术员”。从山茱萸的适时采收、处理要领,到设备的优化使用,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基层一线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他说:“村里这股实实在在奔富路的劲头太感人了,我得和他们一起使劲!”

班子轮守擎旗帜,产业夯基焕新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丰收带来的加工压力,村干部们轮流守候在设备旁,密切关注着果实的干燥度和品质。这份默默的坚守,是为了确保每一批产品都达到标准;这份与时间赛跑的付出,是为了最大程度保障产业效益,为站房村未来的发展攒下宝贵的“家底”。站房村通过大胆探索与实践,逐步趟出了一条融合集体力量、发挥自身优势、激发村民内生动力的特色产业发展新路。

红彤彤的山茱萸,不仅站房村村民致富的“金果子”,更是金水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金水镇将继续按照“一村一专班,一片一特色”的思路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优势特色“拳头”产品,持续统筹整合镇村资源,引导群众发展庭院经济、林下养殖等多元模式,全面推动农业提档、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