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梨满树金光灿,风摇绿叶映日黄。
眼下,洋县纸坊街道办事处草坝村千亩黄金梨成熟了。走进村庄,浓郁的果香就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山坡上成片的梨树葱葱郁郁,金灿灿的梨子挂满枝头,个个圆润饱满,煞是喜人。
57岁的刘文军是30多年的种梨老把式。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的村庄除了农田就是梨树,他和伙伴们都是在梨树下长大的。
“以前种的品种,产量品质欠佳,价格上没有优势。”刘文军说,转机发生在2000年,村上组织村组干部到杨凌学习,展出的黄金梨品相好、味道甜、价格高,村干部回来说了见闻,大家都动了心,“咱们村历来有种梨树的传统,把品种改良,种上黄金梨,说不定真能‘生黄金’。”
说干就干,当年村里就引进了一批树苗开始小规模试种。两年后,初步挂果。五年后,进入盛果期。外来黄金梨在草坝安了家,村民们心里有了底。
“但大规模移栽新树,成本太高。最后就决定通过嫁接的方式,组织果农对一部分口感较差的梨树进行高枝换头。”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煜华告诉记者,黄金梨逐渐占据了全村梨果产业的半壁江山。
为了让结出的果子更好、更大、更甜,村“两委”也下了很大功夫。一方面邀请农技中心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另一方面研究其他地方的疏花、疏果、套袋等种植经验。2009年,村里成立了洋县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了300平方米的储藏库,通过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建设,让黄金梨含金量更足。
时至今日,刘文军还记得村干部挨家挨户免费发套袋的场景,当时的他心里还嘀咕:“给果子挨个套袋也太麻烦了。”但当年穿上“外衣”的果子给了他们很大的惊喜。“确实区别很大,黄金梨套袋后,不仅防病虫害,而且外皮细腻光滑、色泽金黄,卖相和口感都非常好,挂果后就不愁卖。”他喜笑颜开地说。
一颗梨,带活一个产业。
“这里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既能看到朱鹮,又能体验采摘的乐趣。而且,这里的梨皮薄肉细、酥脆多汁,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买一些寄给外地的亲朋好友品尝。”正在梨园里体验采摘乐趣的张女士笑着说。
近年来,因黄金梨而生的“梨花节”“采摘节”知名度见长,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直接拉动了当地的旅游消费。
此前外出务工的刘海超,就看中了家乡的有机产业,选择返乡创业。如今,他不仅是村里的产业经纪人,帮助果农把黄金梨卖到全国各地,还开了一家饭馆,周末、节假日时,一家人忙得热火朝天。
同样忙活的,还有今年刚建成投运的草坝村纸箱厂。只见匀速转动的生产线上,一块块模压切割成形的纸箱从传输带上有序落下。车间里,工人们点数捆扎、移动码垛,紧张地忙碌着。
“最开始想的是,办个纸箱厂为本村的有机产业服务。没想到,现在接到了很多市县的订单。截至目前,纸箱厂已经生产各类包装箱10万余个,其中三分之二都是外销订单。”刘煜华说,现在工厂提供了20余个就业岗位。
从村里种下第一棵梨树至今,草坝村种梨规模达到4000余亩,其中黄金梨占地近3000亩,亩产纯收入最高可达到8000元。黄金梨真正成为了该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