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走进洋县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专题专栏

湑水:源远流长诉忠魂

汉江的大支流湑水河发源于大秦岭深处的光头山,穿流周至县、太白县、洋县、城固县四县,全长167.5千米,长度超过汉江总长的十分之一,全线自然落差1636米,流域面积2307平方千米,是流过洋县的汉江支流中最长的河流,也是留下故事最多的河流。

湑水河古称左谷水,相传它的名字来自城固县桔园镇的一个神话传说。西汉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在壻乡川(即现在的城固桔园镇)有个叫唐公昉的人,因为他乐善好施,一心向道,引起仙人李八百注意。仙人反复考验唐公昉,最终收其为徒,教他潜心学道且小有成就。他会听鸟语、懂兽言,还学会了转眼可到百里之外的本领。郡守知道后便求教唐公昉学艺,可不论唐公昉怎么教,郡守总是学不会。于是郡守认为唐公昉不实心教他,有所保留,就命人捉拿其妻女,依此威胁唐公昉。唐公昉无计可施,求助师傅李八百。李八百赐给唐公昉一种仙药,让他和妻女服下,并用药水涂抹自家房屋四壁,家中六畜也吃了药物残渣。顿时,天地变色,风云骤起,唐公昉携妻女、房屋、六畜白日升天,呈现“鸡鸣天上、狗吠云中”的奇观。其女婿因外出未一起升仙,回来不见亲人,万分思念,悲痛之余便投入左谷水溺亡,从此左谷水就被人们改称为婿水。古代婿、壻二字通用,故称壻水。清代的《会典图》又将壻水错误地写成湑水,一直沿用至今。

湑水河水资源极其丰富,中下游洋县、城固段特别适于引水灌溉,自汉代开始就建有多个引水工程,历史上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作用,湑水河上的杨填堰就是其中一个。

洋县志记载:“杨填堰在城固东北十五里,洋县西五十里,截湑水河中流垒石为堰,相传亦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所创,至宋知洋州开国侯杨从义大加修竣,民赖其利。”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抗金名将杨从仪任洋州(今洋县)知州时,大规模疏浚改建汉代张良渠,将湑水河水引入城固、洋县二县,灌溉农田近万亩,民众感念其恩德,称此堰为“杨填堰”。“杨填堰”“五门堰”“山河堰”并称“汉中三堰”,2017年被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继郑国渠后,陕西第二个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项目。

饮水思源,感恩戴德。在洋县马畅镇的老街上,曾经有一座始建于金代的二郎庙,是专门为纪念造福于民的杨从义而建。杨从义南宋时为洋州知州,他曾在抗金名将吴阶将军麾下,身经百战,英勇杀敌,先后立战功17次。他文武双全,采集战例撰写成《兵要事类》30卷。在洋州任职期间,他亲率百姓兴修水利,造福一方,拦截城固北面老庄镇旁的湑水河源流,筑坝蓄水修渠灌溉城、洋两县数万亩稻田,使这一带百姓粮食收成大增。为纪念这一造福于民的将军,此项水利工程取名“杨填堰”。杨从义去世后,葬在杨填堰堰首附近的丁家村。马畅人民为了纪念他,就在老街上修筑庙宇,塑了他的像。由于他在凤翔县老家排行老二,因此庙宇取名“二郎庙”。

杨从义保家卫国,征战沙场,造福一方的故事激励影响着一代代马畅儿女砥砺奋斗感恩奋进,也使得人杰地灵的马畅镇自古就形成崇文尚武的好风尚。在湑水之滨,时代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老英雄张富清就从这里走上英雄从军路。

出生于洋县马畅镇双庙村的张富清,24岁从马畅出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斗中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退役转业后,张富清将荣誉悄然封存,扎根山区为民造福,一直到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儿子翻出他的相关证件及奖章,交给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登记,他多次荣立军功的事迹才被世人知晓。随即,他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整个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是他留给洋县的巨大精神财富。在洋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张富清的洋县旧居已被整修为纪念张富清的“双庙村史馆”,全馆以“英雄无言、精彩人生”为主题,分“战斗英雄、人民公仆、永葆初心、时代楷模”4部分,通过展示张富清用过的老物件以及与他相关的旧照片等物品和影音资料,展现了老英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目前,该馆已被确定为“汉中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馆内参观学习的单位和个人络绎不绝。

当前,英雄已逝,浩气长存。随着奔流的湑水,浓浓的亲情、深厚的家国情必将在湑水之滨滋长传承,生生不息,历久弥新。